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50章 這頭VS那頭

關燈
蘇麗性子直率,做事毛躁,是出了名的急性子,但這個性子也有一個好處,就是行動力高。

她不過是粗粗有了個想法,大晚上都不睡覺了,花了幾個小時的時間,寫出一個“和大山裏孩子面對面”的策劃稿,第二天一早發到他們的小群裏,請幾個同伴幫著參詳。

這個活動並不覆雜,就是仿照當年風靡一時的“筆友”,請人來和孩子們視頻,聊一聊大山外面的世界,聊一聊孩子的煩心事,和孩子通一通郵件。

蘇麗初步的設想,是在自己大學的校論壇上和支教群裏發布這個活動,實名制征集願意和大山孩子做朋友的校友,和孩子們進行“交友”;

一開始肯定沒條件一對一,畢竟多媒體教室裏就只有一臺筆記本和一部投影儀,他們可以讓一個班的同學和大學學生利用視頻溝通交流;

等孩子們適應了這種“視頻電話”的方式,就可以和群裏的支教老師一起,讓雙方帶著的山區學生利用視頻電話“交朋友”。

現在也不是所有山區都像紅星小學這麽偏僻落後,很多支教的小學、中學都已經有了計算機課,有些學校甚至做到了一人一機,完全能夠支持和孩子們的交流,只要張校長學會了怎麽使用這些設備,這項“活動”就可以一直支持下去。

“而且,我們可以教高年級孩子學會怎麽打字、怎麽發郵件,雖然學校只有一臺電腦,但是我們每個人都帶了筆記本來,可以在上課時借給他們學打字。”

蘇麗一晚沒睡好,身體很疲倦,可精神依舊亢奮,“我覺得,很多孩子與其說是想爸爸媽媽,不如說是因為他們的精神並沒有寄托,認為自己被遺忘了,只要他們有了可以傾訴的地方,對父母的思念就未必會這麽強烈。”

這樣的“溝通”,更多的像是一種“心理疏導”。

紅星村裏曾經有一戶人家,家裏有兄弟姐妹三人,父母出去打工,兩個弟弟妹妹都交給哥哥教養,他們每天自己做飯,自己收拾,自己種地,也不會有人催促他們吃飯睡覺、功課做得怎麽樣,封閉的久了,連村裏的人也懶得問他們,就這麽被遺忘了。

後來是張校長發現他們大半天沒來上學了跑去他們家裏找,才發現六年級的哥哥帶著兩個孩子在家裏服毒自殺了,只是發現的及時,被催吐以後送去鎮上醫院救了回來。

發生了這樣的事兒,村子裏也不敢留這三個孩子了,打電話讓孩子的父母把僥幸搶救回來的孩子帶走了,現在也不知道過的如何。

在留守兒童中,這樣的事情比比皆是,蘇麗的年代,孩子們還能通過筆友了解外面的世界,而在這個紙筆信件已經被淘汰的時代,如果一個偏遠山區沒有支教老師的到訪,恐怕這些孩子們連外面是什麽樣子都不知道的。

蘇麗的策劃案寫的很是稚嫩,但已經具備一個方案形成的雛形,也有一定的可行性,幾個老師和張校長湊在一起,聽完了她的想法,都覺得可以實施起來看看。

說幹就幹,蘇麗在自己的支教群裏發了經過大家修改後的策劃案,杜若也在自己的學校論壇裏發了這個帖子,征集願意和孩子們進行疏導、聊天的校友。

相比較之下,杜若讀的是師範大學,她的同校學的大多是師範類專業,還有許多是兒童心理學或相關專業的學生,既具備一定的知識,也需要和孩子們接觸的經驗,比蘇麗那邊單純找支教老師幫忙要靠譜的多。

征集帖一出,立刻就引起了杜若所在的大學和學生團體的關註,杜若幾個老師還幫著她在學校裏奔走宣傳,很快就有幾十個學生在團支部實名登記,和杜若、紅星小學互相加上了微信,約定了可以和孩子們“聊天”的時間。

另一邊,蘇麗加的支教群裏也有不少正在支教的老師對留守兒童的問題深有同感,同意和她一起組織起校際之間的“聯誼”,讓雙方的學生可以互相交流。

為了這個,張校長還調整了每個班的課程表,溝通了視頻雙方都方便的時間,定下了一個星期三堂的“多媒體課”,重新張貼在每個教室的黑板前面。

剛貼上去的時候,很多學生不知道這個“多媒體課”是什麽,等到六年級生懵懵懂懂的開始上第一堂“多媒體課”時,才知道這堂課就是找人來和他們“交朋友”。

那堂課,秦朗和江昭輝提前調試好了設備,孩子們一進入多媒體室,被幕布投放出來的某位大學校友就出現在了他們的面前。

“同學們,下午好,我是你們的新朋友江雪,是一名來自XX師範大學的研究生。”

幕布上,外表青春靚麗的女孩子其實是這所師範大學心理學專業的研究生,正在攻讀兒童心理學。

第一堂“多媒體課”由江雪來作為主導也是經過所有人討論後確定的。

這位女孩在學校就讀期間品學兼優,也有過短期支教經驗,而且學習的是兒童心理學相關專業,最擅長心理分析和心理疏導方面的知識,由她來進行“開場”,最容易打通雙方溝通的橋梁。

事實證明,這位“江雪”同學也確實果然不負眾望,在長達四十分鐘的交流裏,她手持著自己的手機,如同一名導游一般,利用手機攝像頭傳回的畫面,帶著孩子們參觀起了杜若和她的母校。

在整個參觀過程中,她重點讓孩子們看了男女生的寢室、學校的食堂,並且在過程中不斷回答孩子們的問題,用語言和動作誘導他們產生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小雪姐姐,為什麽食堂有這麽多個?”

有個孩子看著江雪走進了一食堂,後面還有二食堂、三食堂,忍不住問。

“因為再好吃的菜,每天吃也會厭啊。有好多個食堂的話,就可以不用天天吃一樣的菜了,你看,這個三食堂最擅長做的就是紅燒肉!”

江雪指著食堂裏的菜譜,笑了起來,“而且,大學很大,一個食堂是沒辦法讓所有人都吃上飯的喲。”

“哇,有紅燒肉!”

“我看到茄子了!”

“我看到了魚!”

“那不是魚吧?哪有長了腿的魚!”

小學的孩子們無法理解太多層次的東西,但作為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吃”和“住”依然是大多數孩子最感興趣的話題。

國家雖然一直在大力發展西北的教育,對孩子們進行“兩免一補”,但每天每人的餐補只有四塊錢,即使有愛心企業的捐贈,張校長一家又絞盡腦汁將午餐做的豐富些,可鑒於農村物資的貧乏和大娘手藝的限制,每天能吃的也就是那麽幾樣,這種純的紅燒肉在學校食堂更是沒見過,更別說炒魷魚這樣的菜了。

江雪當然也知道這邊的情況,所以刻意從飲食和住宿著手,讓孩子們產生“繼續讀書讀到大學就能吃飽飯”的印象。

等她拿著手機進入女生寢室時,更是有不少同學好奇地過來打招呼。

“喲,江雪,你幹嘛呢?也開始做直播了?”

當她們一伸頭,看見手機那頭是好多個穿著校服的孩子時,大多都楞住了。

“我在向紅星小學的學生介紹我們學校呢。”

江雪笑著向孩子們介紹,“看,這就是我的同學,我們一起在這裏讀書,這就是我們住的地方,有很多人……”

大部分學生都會大大方方地和手機那頭的孩子打招呼,也有些是在害羞的,掩著臉跑了,引起孩子們一片大笑。

不得不說,江雪是個很擅長聊天和談話的人,也知道小孩子都對什麽感興趣,到了後來,負責高年級的秦朗和杜若差點壓制不住課堂秩序。

不少孩子看著看著就站起來了,還有的從後面跑到前面來看幕布上投映的畫面,好奇地在投影機上戳來戳去,以為就是這個能讓他們和遠方的江姐姐“聊天”。

這些孩子哪裏知道,天涯兩側,用來溝通的,不過只是兩部手機而已?

江雪帶孩子們參觀完了母校,又開始跟他們講解他們學校的一些政策,比如“公費師範生”和“助學貸款”,告訴他們,如果家裏貧困,中國有很多師範學校是不用繳學費、住宿費和生活費的,而且畢業後還包分配保證入編入崗,不用擔心沒有工作。

很多輟學的小孩子,家長給他們的理由都是“家裏窮,供不起你們上學”,有的是“現在的大學生出來也沒工作,和我們一樣打工,不如直接去打工”,小孩子們都沒有什麽見識和是非觀,大人們這麽說,他們也就這麽從了。

現在,江雪的話,讓他們懵懂間種下了“上師範不用擔心沒工作也不要錢”的印象,也許現在他們未必能理解江雪為什麽特意要對他們說這個,但真到了那個關鍵時間,只要他們能想起今天這堂課,就能用這個反駁父母讓他們輟學的理由。

最後十分鐘,江雪停在了學校一處風景秀麗的亭子裏,給孩子們十分鐘自由提問的時間。

幾乎每個孩子都舉起了手。

“小雪姐姐,什麽是研究生?”

“小雪姐姐,這個學校離我們紅星村遠嗎?”

“小雪姐姐,縣裏的中學能上這個大學嗎?”

“小雪姐姐,是不是只有普通話說的好才能上大學?”

各種千奇百怪的問題都問了出來,也虧得江雪經驗豐富,才能應對自如。

到這堂課結束時,所有孩子都意猶未盡,巴不得能再和“江雪姐姐”聊上幾個小時才好。

見到孩子們都在開心的笑,蘇麗臉上最後一點緊張也蕩然無存,高興地問大家:“今天的多媒體課上的開不開心?”

“開心!”

小孩子們都在歡喜雀躍。

“以後啊,還會有更多的哥哥姐姐來和我們上這堂課,和我們做朋友。大家有什麽想對這些哥哥姐姐說的話,也可以寫信告訴他們,老師會通過電腦郵件給他們發過去,他們很快就會收到。所以,今天這堂課的課後作業就是……”

蘇麗露出一個燦爛的笑容。

“給江雪姐姐的一封信!”

**

江雪與孩子們溝通的第一課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這也給所有支教的老師註入了一劑強心針。“給江雪姐姐的一封信”第二天就全部收了上來,由張校長用多媒體教室的手機一張張拍了照,發給了微信那邊的江雪。

很快,江雪給孩子們的回信就回了過來,一向節省的張校長舍不得使用打印機的油墨和為數不多的A4紙,竟然挑燈夜讀,將江雪的回信一封封抄了下來,交給孩子們。

參加第一堂課的學生是六年級的孩子,即使人數少,也有十四個人,張校長怕支教老師們反對,竟然一晚上抄了十四封回信,當蘇麗他們知道時,都吃了一驚。

對他們這種在城市裏使用慣了打印機和打印件的人來說,自然是不能理解這種“節儉”的必要,可是他們也明白,在這樣的山村裏,打印機的耗材購買是比較麻煩的,A4紙和油墨等耗材的費用在他們看來也許沒有什麽,可對於張校長一家來說,也許是一種沈重的負擔。

資金的匱乏,是所有山村小學最大的問題。

若是過去,他們肯定要勸說張校長不要節約這些紙張,勸說他打印機被捐獻到學校裏就是用這個的,但經歷過這幾個月共同生活和工作中重重的矛盾與妥協,他們已經能夠理解張校長內心的焦慮和擔憂,不再強求一定要將回信打印出來,而是和張校長一起,將抄寫回信當做了他們日常的工作之一。

這樣的“尊重”明顯也給了張校長許多安慰,相互之間的交往也更加融洽。

所有的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有了溝通、交流的對象,即使那些沒有和父母聯系上的孩子,也沒有那麽失落了。

和爸媽聯系上的孩子,可以繼續和他們的父母微信視頻,而沒有和爸媽聯系上的孩子,也可以在經過老師和對方同意後,和他們喜歡的“哥哥姐姐”進行視頻,聊一聊在生活和學習中遇見的煩惱。

一些有上進心的孩子,也開始跟著幾位老師學習如何打字、如何發郵件,如何使用微信這一個通訊工具。

有些學會了的孩子,還會在幾個老師繁忙時,幫助年紀小的孩子與他們的爸媽視頻,半點沒有之前那種乖戾、暴躁的樣子,反倒滿臉都是學會了一種技能的得意和自信。

下課時、午休間,孩子們做得最多的消遣是湊在一起,互相讀或是看他們各自得到的回信,亦或者憧憬起他們畢業後進入中學、大學的生活。

回到家,即使沒有父母的陪伴,他們也有了新的事情做——給爺爺奶奶或者弟弟妹妹朗讀這些回信,告訴他們在視頻電話裏看到的學校、看到的那些哥哥姐姐以及大城市的生活。

每一個和他們視頻的大學生都精心準備了和他們視頻的內容,有些是科普和教導他們怎麽使用生活中的一些電器和工具;有些是教他們出門怎麽做公交車、出租車;

有些還特意去了英語角,讓孩子們看到了一些外國朋友,實地和他們用英語溝通,告訴他們外面真的有很多外國人,而學會英語是很必要的。

正在遠洋中的李明東老師知道了他們正在進行這一項活動,也在遙遠的大西洋上發來了他的問候。

在擠的熙熙攘攘的多媒體教室裏,他曾教導的孩子們看到了大西洋上璀璨的星河,看到了遼闊大海的壯闊美麗,也看到了他們熱愛的李老師如何揚帆起航、奔向世界的彼岸。

沒有多久,黛文婷申請的“紅星小學直播間”也安排妥當了,每間教室都被裝上了攝像頭,直播間裏每天都會播放孩子們讀書、生活、娛樂的場景,無論是孩子自己還是孩子的家長都可以看到孩子們日常的樣子,雖然目前觀眾數量寥寥,但至少也是個起點。

尤其是孩子們,當他們知道家長們可以從手機看到自己上課的樣子後,無論是課堂紀律還是學習態度都提高了許多,每個孩子都不希望父母和家人看到他們不好的那一面,也算是個意外驚喜。

僅僅從這一點上,黛文婷折騰這個直播間也是有意義的。

就在老師和孩子們都幹勁十足地迎接著每個新的一天時……

冬天,悄悄的來臨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